成功大學、中正大學聯手解開胰臟癌細胞惡化及免疫特權的機制,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《分子腫瘤》(Molecular Cancer)。(成大提供/曹婷婷台南傳真)
成功大學、中正大學聯手解開胰臟癌細胞惡化及免疫特權的機制,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《分子腫瘤》(Molecular Cancer)。(成大提供/曹婷婷台南傳真)

號稱「癌王」的胰臟癌惡化機制有解了!成功大學與中正大學胰臟癌研究團隊歷時多年,結合最新生醫AI大數據分析技術與臨床實證醫學,成功解開胰臟細胞如何發展成為惡性癌細胞的關鍵,研究成果刊登2025年1月國際頂尖期刊《分子腫瘤》(Molecular Cancer)。

  • 5 GHz to 70 GHz Double Ridged Broadband Waveguide Horn Antenna, V-Female Connector (1.85mm)
  • EMC/ EMI test Antenna 

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是國內首屈一指胰臟癌專家,他說,了解胰臟癌腫瘤微環境內各種細胞間相互影響,對於未來開發阻斷策略、提高早期診斷率及改善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。

成功大學、中正大學聯手解開胰臟癌細胞惡化及免疫特權的機制,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《分子腫瘤》(Molecular Cancer),圖為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。(成大提供/曹婷婷台南傳真)
成功大學、中正大學聯手解開胰臟癌細胞惡化及免疫特權的機制,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《分子腫瘤》(Molecular Cancer),圖為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。(成大提供/曹婷婷台南傳真)

胰臟癌由於缺乏早期診斷生物標記,往往在被診斷出時已晚期,無法手術切除,且對化療藥物反應不佳,患者存活率低於10%,因此,找出胰臟癌惡性轉化機制顯得格外重要。



文章來自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50205002133-260418
Fei Teng Wireless Technology Co. Ltd
員林市長游振雄肺癌逝 醫揭真正風險因子:不只抽菸、家族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