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五生夜間還在包尿布 醫曝不是病是而是這原因

一名11歲小五男童每天有尿床問題,不得不包尿布睡覺,父母擔憂影響孩子的自信心,到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求診,兒科醫師林子晴做詳細病史詢問與檢查,排除泌尿道感染及腎臟疾病等可能性,經醫病溝通建議調整生活習慣並搭配藥物治療,男童在藥物控制下幾乎不需要尿布,將持續門診追蹤並與家長討論後續計畫。
林子晴表示,尿床即夜間遺尿,是兒童中常見情況,5歲時約20%的兒童仍會尿床,隨著年齡增長,多數可自然改善,尿床的原因可能與身體發育尚未成熟,如夜間膀胱過動、神經系統發育未完善或抗利尿激素分泌晝夜節律不明顯有關,診斷需透過詳細病史詢問、理學檢查及必要檢驗,排除泌尿系統結構、膀胱功能異常等問題。
林子晴指治療多從生活習慣調整開始,建議減少晚間飲水量,確保睡前排空膀胱,若經3至6個月未見改善,可考慮濕感警報器或去氨加壓素,濕感警報器在尿床時發出警報聲喚醒孩子,成功率約30%至60%,但在台灣取得較為困難且未納入健保。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50204002263-260418
Fei Teng Wireless Technology Co. Ltd
「超級食物」未必好 醫揭真相:吃出2字才關鍵
「超級食物」未必好 醫揭真相:吃出2字才關鍵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